東莞福彩開展公益創意視頻大賽
(相關資料圖)
信息時報訊 (記者 陳學鋼 通訊員 方志良) 記者從東莞市福彩中心獲悉,為宣傳福彩“扶老、助殘、救孤、濟困”的發行宗旨和“公益、責任、陽光”福彩文化,進一步做好福彩公益宣傳工作,助力福彩優秀公益主題視頻的創作和傳播,東莞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面向全省舉辦東莞福彩“福彩圓夢 公益同行”公益創意視頻大賽。
本次大賽的征集主題為“福彩圓夢 公益同行”,常住廣東省內的個人、登記在廣東省內的機構或團體均可報名參加。視頻作品內容要求導向正確,傳遞社會正能量;圍繞展示福彩“扶老、助殘、救孤、濟困”的發行宗旨和“公益、責任、陽光”福彩文化;展現福利彩票踐行自身責任、支持公益事業、傳播慈善理念的良好形象;作品要求必須為原創,畫面清晰、曝光準確、構圖美觀、鏡頭穩定。視頻作品時長3分鐘以內,須以橫版呈現,格式為mp4、mov、mpeg、rmvb等1080P高清影像,以攝像機、數碼相機、手機拍攝均可。
本次比賽共分三個階段:8月7日至8月20日為作品征集階段,參賽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統一的規范要求,提交報名資料及參賽作品的相關材料。組委會對作品報名材料的完整性、真實性、合規性等進行資格審核,審核通過后發布專題頁面。8月21日至9月3日為網絡投票階段,網絡投票最后得票數量排名換算成網絡得分計入評審最終得分;9月4日至9月5日為評審階段,由民政局代表、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代表、市福彩中心代表、專業媒體人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將對已提交作品進行專業評審,并計算出作品最終得分。作品得分=網絡得分(25%)+專業評審團得分(75%),單部作品得分總分值為100分。
網絡得票環節中,以投票排名計分,第1名至第5名計25分,第6名至第15名計23分,第16名至第25名計21分,第26名以下(含第26名)計19分;專業評審評分中,每部作品從主旨內容、視頻創意、鏡頭表現、后期效果、剪輯銜接、配樂音效等角度進行獨立評分。
最終根據作品總得分評選出比賽獲獎名單,其中一等獎3名,獎金8000元;二等獎5名,獎金5000元;三等獎8名,獎金3000元;優秀創意獎10名,獎金1000元。獲獎名單將在東莞福彩網同步公示,市福彩中心將于9月組織舉辦大賽頒獎典禮,邀請相關政府部門代表、大賽獲獎代表和新聞媒體記者參加,擴大社會傳播影響力。
關鍵詞:
相關閱讀
-
東莞福彩開展公益創意視頻大賽
信息時報訊(記者陳學鋼通訊員方志良)記者從東莞市福彩中心獲悉,為宣 -
華為與奇瑞合作的首款車型來了!搭載眾...
華為發布了HarmonyOS4,其采用了全新華為方舟引擎,實現在圖形、多媒體 -
汽車消費新政:河南省購車補貼延續至年...
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,指出將購車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12月,對在省 -
屬金的字有哪些適合女孩(屬金的字)
1、尊(金) 幀(金) 掙(金) 象(金) 羨(金)惜(金) 斯(金) 舒(金) -
我國物流運行呈企穩趨好態勢 為經濟循...
交通物流一頭連著生產,一頭系著消費,是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-
地震過后 災區如何做好衛生防疫?
(責編:楊虞波羅、高雷) tjewm{width:100%;text-align:center;margi -
2023重慶龍泉谷漂流營業時間、地點、門票
2023重慶龍泉谷漂流營業時間、地點、門票龍泉谷漂流景點地址:重慶市巴 -
8月7日有色金屬進口盈虧監測
8月7日有色金屬進口盈虧監測1 電解銅現貨滬倫比值為8 12,進口盈虧:-1 -
產業興旺百姓富 生態宜居鄉村美 ——...
產業引領富起來、城鄉融合優起來、宜居鄉村美起來。今年以來,始興縣太 -
市工信局組織召開座談會 推動食品產業...
日前,市工信局組織召開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,推動預制菜、食 -
2023年“粵茶杯”第十五屆廣東省茶葉質...
由廣東省茶葉學會主辦的2023年“粵茶杯”第十五屆廣東省茶葉質量推... -
第二屆新韶福桃會暨隆盛醬園非遺技藝推...
新韶福桃果飄香,漫山碩果采摘歡。日前,為期一個月的“醬心傳承·... -
研學要“研之有道”
這個夏天研學旅行不斷升溫,借素質教育東風,植文化資源基礎,“名... -
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
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國家外匯管理局4日公布的2023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國際 -
倫教13個項目獲2023年順德區社會治理“...
珠江商報訊記者莫勝娜報道:記者近日獲悉,2023年,倫教街道10個村(社 -
勒流發布智慧城市服務系統 城市有“大...
珠江商報訊記者王陽奕報道:勒流的城市面貌即將煥新“蝶變”!8月4... -
容桂穗香“村BA”決賽落幕
珠江商報訊記者陳培儀通訊員穗香村報道:8月3日晚,容桂穗香村第五... -
高校人才實地調研杏壇產業
珠江商報訊記者陳家好報道:8月4日下午,“百所高校順德行”暨杏壇... -
精準邀約25家知名醫學院校“面對面”交流
珠江商報訊記者吳小鏞報道:“精準邀約”目標院校、現場簽署合作備... -
以兼職為餌 “培訓貸”為何盯上大學生
原標題:以兼職為餌“培訓貸”為何盯上大學生林靜中青報·中青網記...







